- 1云南旅游游记
- 2云南自助游完全攻略
- 3蝴蝶泉会让很多人嫉妒死
- 4迷醉泸沽湖
- 5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
- 6抚仙湖多了时光栈道 号称春节最
- 7丙察察路线
- 8大理到丽江段游记
- 9云南的香格里拉
- 10111
- 1彝族风情
- 2云南十六怪,山洞能跟仙境赛
- 3白族
- 4傣族风俗介绍
- 5奇观:大理龙女花平年开12瓣闰年
- 6烟盒舞
- 7西双版纳傣文化
- 8蝴蝶之梦
- 9白族婚俗
- 10本主崇拜
摘要:4月初,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花卉工作者长达17年的不懈研究,失传民间数百年的大理名花——龙女花,在漾濞野生植物驯化中心内首次放花。 龙女花又称上关花,是国家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。每年农历三月开花,为乳白色,花大美丽、蕊大清香,花瓣平年开12瓣,闰年开
4月初,经过大理白族自治州花卉工作者长达17年的不懈研究,失传民间数百年的大理名花——龙女花,在漾濞野生植物驯化中心内首次放花。
龙女花又称上关花,是国家级保护濒危珍稀植物。每年农历三月开花,为乳白色,花大美丽、蕊大清香,花瓣平年开12瓣,闰年开13瓣,十分神奇,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。
据考证,龙女花曾栽培于三塔寺及感通寺内。据说,高僧无极曾送龙女花给明太祖朱元璋,马嘶花放,轰动京城,朱元璋大喜,赐诗给无极。此花一时此花一时传为国中名花,后失传。(来源:彩龙社区 作者:张金荣)
龙女花文化含量之高令人震惊
从帝王将相到高僧大德,从文人墨客到普通百姓,或诗或文,或神话或传说,把龙女花渲染得十分的浪漫美妙。有诗为证:“由唐历明季,美盛哗于滇!”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亲笔为洪武十六年以之入贡的无极和尚赐诗“谷鸟迎僧春啭巧,潭龙听法水生香”。据考证,三塔寺及感通寺曾有龙女花栽培,清嘉庆十三年进士,邓川人艾濂《和山花怀古》明确记载,该花在当时枯死,诗人万分悲痛,发出了“忆昔甘棠树,南国多保护。何独至此花,甘心任朽蠹。吁嗟乎!松竹后雕花已朽,令人几次空回首”之悲叹!
据清人檀苹《滇海虞衡志》载:“龙女花,止一株,在大理之感通寺……苛赵加罗修道于此,龙女花美人以相试,赵起以剑之,美人入地生此花”,花以龙女相喻,可见其美。另据传说感通寺有一位和尚,每日都念诵《龙女经》,风雨寒暑了无间断。感动了天上的龙女,她下凡为和尚做饭洗衣照顾起居,最后人迹遁去化作龙女花。由大理州花卉协会龙女花课题研究组编印的《龙女花文史资料选编》收录了有关龙女花的部分文史资料,为一单品名花出书立传,大理州花卉协会龙女花课题研究组首开先河。龙女花作为“风花雪月”四景之一,大理花友这样给龙女花定位:
龙女化树神秘之花
马嘶花放历史名花
风花雪月文化之花
濒临灭绝旷世奇花
香馥十里财富金花
又有传说在宋代大理国时,仲春的一天,大理感通寺主持正在寺内诵经,忽见一位窈窕淑女飘然而至,抓起案桌上的经卷就跑.高僧急忙撩起袈裟追出来,追至南院,那女子返身给高僧道了个万福,徐启朱唇言道:“长老莫要惊怪,我乃洱海龙王之女,奉父命前来赠贵寺一株‘龙女花’!”说完,化为一阵清风而去.就在她站立的地方,果真有一棵小树,开着几朵白色的小花,香气飘溢,沁人心脾,高僧亦怪亦喜,从此悉心照料。
小说中的龙女花
在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《神雕侠侣》中,杨过把一种“深红色的鲜花…,直有碗口来大,在风中微微颤动,似牡丹不是牡丹,似芍药不是芍药”“当真少见,隆冬之际,尚开得这般灿烂。”的花命名为龙女花。按此应为杜撰。